产品中心
9月5日,“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(2022)”入围名单公示。其中,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《用好“1+4+3+9”模式 绘浓社会治理幸福底色》案例成功入围。
据了解,开展“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(2022)”征集活动,旨在更好地发掘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案例,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、时代特征、可推广借鉴的社会治理模式,助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。
官渡区金马街道“1+4+3+9”基层社会治理模式EMC易倍,主要通过党建引领、四治融合、三创示范、九维联动构建社会治理磁场,用磁场效应激发社会治理新动力,逐步实现党组织引领坚强有力,政治清明、要素融合、公众参与、科技支撑,“一子落而满盘活”的良好局面。
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“轴心作用”,搭建基层社会治理联动机制,依托街道区域“党建联盟”、社区“大党委”平台,强化党组织集聚基层治理合力的功能。
推进组织分类覆盖,党的组织体系向居民小区延伸,逐步构建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组织—小区党支部”三级党组织架构,解决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、买菜难、小孩放学无人管、独居老人难用餐等问题。
实施“红色领头雁”培养工程,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做到“留、选、引、派”相结合拓宽渠道,以“名书记工作室”“党建创新工作室”为有力抓手EMC易倍成功案例,强化班子领导,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。
政治为纲,把“真”字做细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取向,以共享发展作为社会治理的工作目标,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重要抓手,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、广泛凝聚共识。同时,对标辖区老旧小区改造、项目推进、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,在设计制度、制定规划、实施方案时将人民需求放在首要位置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自治为要,把“群”字做实。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由“政府定”“政府评”“政府干”转变为群众“自己议”“自己定”“自己干”,逐步形成群众自治圈、社会共治圈。东华路社区成立“先锋管家服务中心”,成立老党员、在职党员、居民代表、专业律师、社区民警、专业社工为主体的居民协商议事会,最大限度调动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凤凰山社区依托“邻·聚力”居民议事会平台,打通居民与物业公司的沟通渠道。街道着力构建区域化“党建联盟”平台,吸纳辖区单位、企业党组织48家,形成“1+3+5+13”的区域化党建格局。街道党建“聚能仓”突出群众“点单”、社区“接单”、街道“派单”,为居民提供家门口一站式“惠民集市”。
法治为基,把“稳”字做优。整合资源找问题。依托官渡区金马法庭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律师事务所等资源,在东华路社区、曙光社区建立全省首家“微法庭”“法官工作室”,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化、零距离法律服务。形成闭环解问题。提出“党委领导、多元化解、一庭三所、共同认可”的“1+4+N”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,致力打造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,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围绕问题谋治理。建立“居民自治调解室”,东华路社区组建“好邻居议事厅”、东骧社区成立“社区院落议事亭”,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,实现基层法治、善治。
智治为导,把“效”字做活。“数字”助力社区治理。街道不断推动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、服务体系深度融合。幸福邻里小区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,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与“互联网+社区服务”深度融合。凤凰山社区建成接入公安网人脸识别系统8组16个,增设人脸识别探头1041个,解决了开放式小区的安全管理难题。多元嵌入纠纷化解。充分发挥“四中心一融合”工作优势,让矛盾纠纷、信访事项、社会治理事务等在融合的“四中心”一个口子进入、一套流程办理、一个“同心圆”闭环,件件有着落,推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。
机制创新,绘制民心晴雨表。民主评议,树立工作衡量尺。制定完善科级领导、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和社区干部管理等制度,社区干部和街道中层干部接受年终大考,测评成绩中社区干部和党员群众评测分数占60%,实现上级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统一,着力破除基层干部“只安排工作要结果、不深入群众当甩手掌柜”等官僚主义问题。“廉”字为荣,铸造风险管控器。加强廉洁文化建设,成立廉洁宣讲员队伍,打造清风河、清风林,依托牛街庄滇戏博物馆建设廉政戏院,编排廉政戏,使廉洁文化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有影响力。
治理创新,搭建民意连心桥。“红色物业”联盟,解锁城市党建新密码。前期探索形成“交叉任职—曙光模式”,转型升级形成“无人管理社区管—东华路模式”,巩固成果推出“红色物业”联盟平台,先后成立“红色物业”联盟及3个社区“红色物业”联盟工作站EMC易倍,建成市级“红色物业”示范点3家。社区结对共建,推进辖区发展均衡化。将城市社区与村改居社区结对共建,重点打造“友邻社区”“文韵社区”“民心社区”,通过阵地共享、活动联办、党员联管、治理联抓,实现城乡社会治理并驾齐驱一体化推进。
项目创新,种好民生责任田。社区公益微创投,撬动社区大治理。大力实施“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程”,连续开展两届社区公益“微创投”大赛,成功孵化“金小马”志愿服务队、“创业小屋”“邻里互助社”等社区社会组织。“一老一小”精准服务,做好为民大文章。东华路社区创办“三块三”伙食团,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每餐3.3元的爱心餐,打造家门口“幸福圈”;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党建“聚能仓”政策优势,打造了“小读者课堂”“英语角”等多个儿童志愿服务项目,守护孩子们的“成长路”。
激活网格,提质增效。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,推动建立五级网格管理体系,整合辖区公共单位、党员群众、志愿者等资源力量,构建109个四级网格,251个五级网格工作队。统筹城管中队执法人员、统计专干、文体专干、禁毒专干、流管员、应急救援队伍等力量,充实到社区网格中。
吹哨报到,齐抓共管。建立健全“群众需要、书记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基层治理机制,对于“社区看得见、管不了”的难题,由区级部门、街道和社区三级协同,明确任务分工,落实任务要求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文化新风,擦亮品牌。坚持文化赋能社会治理,不断完善文化阵地建设,13个社区均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覆盖率100%。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、非遗文化传承工作,打造“金马文化艺术节”文化名片,让辖区居民尽享视觉、听觉、味觉全方位的文化盛宴。
志愿服务,崇德向善。探索形成金小马“1652”志愿服务体系,街道共有注册志愿者9800余人,打造了“‘邻·聚力’居民议事会”“滇戏传承”“小马帮帮帮”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,“线余万人,“线万余人次。
社会组织,固本培元。依托“兴趣+社群”模式和“社会组织孵化中心”,以社区治理EMC易倍微项目孵化社区社会组织,目前共有26个项目在落地社区“生根发芽”,为社区治理“添砖加瓦”。街道以点带面、形成示范,促进13个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向专业化道路。
区域化团建,创新载体。成立区域化“团建联盟”,构建起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、社区团组织为基础、辖区各级各类单位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共同参与的“2+N+X”区域化团建格局。加大“两新”团建工作力度,创新活动载体,增强社区区域化“团建联盟”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动员力。
两代表一委员,履职尽责。成立街道、社区协商民主议事委员会,把“协商在基层”工作纳入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大局,构建“党建+社区自治”“党建+公共单位”“党建+非公企业”三大网格。建立“政协委员之家”,定期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,聚焦民生实事,广泛听取民意。
网络宣传,入情入理。牢牢掌握互联网宣传阵地,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,成立云南省首家“红色之声”理论直播基地,推出“红色之声理论宣讲”品牌,采取网络直播讲党课的方式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媒体监督,以干促进。充分发挥媒体监督解决问题“助推器”、干群之间“连心桥”的功能优势,组建一支21人的队伍,及时监测、回应和媒体舆论,推动解决实际问题、促进改革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,切实转变工作作风。
友情链接: